芽囊原蟲是一種常見的厭氧的腸道寄生蟲,在20世紀早期第一次被描述。盡管歷史很 長,但關于這種生物的認識有很大差異,其致病性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主題。人芽囊原蟲屬可在一系列動物宿主中檢出,從人類宿主分離得到的被確定為芽囊原蟲人型支原體。然而, 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在人芽囊原蟲及人芽囊原蟲屬中有相當大的抗原和遺傳異質性。人 芽囊原蟲生活在結腸中并有多種形態,包括被認為具有感染性的糞便囊腫。
2)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芽囊原蟲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的人類糞便樣本中發現的最常見的原生動物。感染在免 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當中都有發生。報道的患病率范圍從2%~50%,在衛生 環境差的發展中國家發生率最高。出現感染的成人比兒童更常見。然而,有一項研究表明, 感染高峰發生在10歲以后的生活中。由于存在非特異性癥狀和無癥狀感染流行,人芽囊原 蟲人型支原體的致病性是有爭議的。在一些針對有癥狀和無癥狀個體的控制性研究案例 中,他們產生的人芽囊原蟲流行并無差異。人芽囊原蟲所致癥狀包括水或稀便、腹瀉、腹痛、 肛門瘙癢、體重減輕和排氣。感染持續時間尚不清楚;有些感染可以持續幾個星期,幾個月 或幾年。在一些患者中,癥狀已經緩解,但人芽囊原蟲仍然可以在大便中檢測到。有人認 為,人芽囊原蟲可能是一個共生生物體,當宿主受到免疫抑制、營養不良或有其他感染時,會 產生致病性。
3)感染源
人類感染人芽囊原蟲的來源還不確定。人芽囊原蟲存在于許多動物體內,包括昆蟲、爬 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一些證據表明,人芽囊原蟲可能無宿主特異性,動物對人類傳染 是可能的。馬來西亞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飼養人員和屠宰場工人被感染的風險大于在高 樓林立的城市中生活的居民。人芽囊原蟲以包囊形式被排出體外,這樣可以抵御環境不利 條件,但目前還沒有其環境中存在的相關數據。人芽囊原蟲已在污水樣品中被檢測到。 4)感染途徑 傳播途徑尚未確定,但糞—口途徑被認為是主要的傳播方式。關于小鼠間傳播的研究 表明口服接種糞便囊腫后會發生感染。水和食源性傳播有一定可能,但沒有確認。
5)對飲用水的意義
飲用水作為人芽囊原蟲感染源尚未確定。然而,在泰國進行的調查提供了水源性傳播 的證據,在污水樣本檢出也表明介水傳播的潛在可能。水安全計劃中,避免人和動物廢物污 染原水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潛在風險。目前,通過水和廢水處理工藝去除和/或使人芽囊原 蟲失活的信息極少。人芽囊原蟲的形態和大小估計在很大的范圍內變動,糞便包囊直徑可 以小至3~10μm,這些可以通過傳統的粒狀介質過濾方法除去,就像去除直徑4~6μm的 隱孢子蟲卵囊一樣。據報道,人芽囊原蟲包囊對氯存在耐受性。由于這種抗性,大腸桿菌 (或耐熱大腸桿菌)不應作為判斷飲用水源中人芽囊原蟲是否存在的一個指標。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