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們的一種自我保護裝置,80年代初期水質處理器出現于美國的家庭。據當時的一些新聞媒介和調查機構透露,在許多美國人日常飲用的水中,含有氯消毒后產生的“三致”污染物以及鉛、氯、砷等有礙健康的物質。為了凈化飲用水,美國的許多家庭使用了小型水質處理器。我國家用凈水器于80年代初始見于上海,這與當時上海自來水水質差有關。
家用水質處理器是一種終端保護裝置,直接安裝在家庭的廚房里。早期的水質處理器產品主要使用活性炭,或活性炭與微孔濾膜組合。活性炭能夠改善水的味道,吸附水中的氯消毒副產物。
由于活性炭凈水器使用一定時間后,污染物存留于凈水器中,形成微生物生長的溫床,使凈化后的水中細菌數增加。為了阻留細菌,在活性炭的后面加用了微孔濾膜。早期的凈水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去除水中令人厭惡的臭味,產品因結構簡單,存在過濾有害物質不徹底等缺點被逐漸淘汰。
為了加強水質處理器的管理,保護消費者權益,1998年我國衛生部規定了水質處理器市場準入審批程序。審批程序制定中參考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有關標準,根據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標準對水質處理器的安全性嚴格檢驗與評審。即水質處理器必須進行嚴格衛生評審規范,并在檢驗和評審過程中不斷完善,于2001年衛生部正式頒布了一系列《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
近年來,水質處理器工業的發展很快,已迅速普及到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千家以上凈水器生產廠。市場上家用水質處理器品種很多,有多種形式與原理的終端小型凈化水器、微型化的水質深度處理裝置可供消費者選擇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