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法水處理技術概述
1.1 膜法水處理技術原理
膜法水處理技術是超濾(UF)、微濾(MF)、納濾(NF)、反滲透(RO)、EDI以及其他不同膜過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去除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目的的深度水處理技術。在膜法處理技術的應用中,膜屬于最基礎的部分,膜指的是流體間存在的薄凝聚物質,在應用膜的基礎上可以使流體被分隔成為兩部分,且在兩部分物質間能夠使傳質作用得到發揮。一般情況下,膜的存在形式有兩種,固態和液態,且其具有半滲透性和滲透性的特點。根據調查顯示,膜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有膜的存在就必然會有兩個界面,膜通過界面分別和流體進行接觸,第二,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對物質的通過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質,具有主動選擇性。膜法水處理技術主要通過膜的這兩個特點實現溶液的濃縮和分離。
1.2 超濾(UF)技術
超濾技術是一種能夠將液體內部分子進行過濾、濃縮的分離技術,其分離密度介于微濾(MF)與納濾(NF)之間。超濾膜技術原理是指液體在壓力的作用下,液體中的低分子溶質通過濾膜上空隙達到濾膜另一側的過程,使高分子溶質和水中雜質以及其它物質被截留在濾膜上,從而實現液體過濾分離以達到液體的凈化效果。超濾膜技術是本質液體在濾膜上做橫向流動,并按照拉力與分子量的大小來選擇性過濾的過程,一些過濾后無法穿過濾膜的大分子物質通過超濾膜技術的濃縮作用后將會慢慢排放到排放液中,這使我們可以對排放液再次處理以實現水資源再利用的目的。
1.3 反滲透(RO)技術
反滲透技術又稱作逆滲透技術,它通過液體內部的壓力差作用實現溶液、溶劑分離的膜分離技術,我們通過對膜的一側施加壓力,當壓力超過溶液的滲透壓時,溶劑就會逆著自然流動的方向做反向滲透,在膜的低壓側得到滲透液,而在高壓側得到濃縮液。反滲透技術在20世紀50年代才被深入研究,在實驗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可以通過膜的孔徑對廢水進行滲透,從而得到純凈水,滲透實驗過程中,廢水液面明顯上升,但卻不會一直上升,直到出現固定的液面差。在此過程中,由純凈水向廢水滲透叫做正滲透,通過向廢水施壓實現滲透的工程叫做反滲透,滲透率一般在0.1-2.5m3/m3d,由于反滲透膜膜的孔徑僅為0.0001μm,遠遠小于細菌和病毒的體積,只有水分子和部分對人身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被允許通過,對人身體有害的重金屬雜質將會被排出,因此反滲透膜又被稱為人體外高科技腎臟。
1.4 EDI技術
EDI技術是一種全新的純水凈化和純水制備技術,它的特點是可以完成水的深度除鹽,解決了水的酸堿再生問題,更加契合環保要求。EDI是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的結合,通過溶液中陰陽離子交換和膜的選擇性滲透以及離子交換作用,在溶液中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完成水的深度脫鹽效果。在除鹽的同時,水通過電解反應產生的氫離子和氧離子交換樹脂實現水的再生,因此不再需要酸堿再生制造純水,EDI技術具有裝置簡便、節約時間和成本以及應用領域廣發特點,被稱為水污染深度處理技術的綠色革命。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