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供熱公司而言,有三條主線,即安全穩定、經濟指標和供暖服務。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將經濟指標與供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是供熱工作的重中之重

問題一
供熱工作必須確保安全穩定
眾所周知,供熱工作屬于民生工程,保證供熱工作的穩定是各級政府重點關注的領域,更是我們國有企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所以我們首先要確保我們的管網、熱源安全穩定運行,保證百姓的取暖基本需求,保持穩定。
為滿足這一要求,在運行期要嚴格執行設備運行安全規范要求。監控儀表齊全、準確,設備巡檢及時到位、事故預想方案、應急措施保障到位,確保萬無一失。檢修期間,各種隱患缺陷及時排查處理,不留死角,保證檢修質量,保質保量按期順利完成年度檢修、技改工作任務。在我們日常工作中,要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真正把安全做到實處,把穩定放在首位。
問題二
供熱工作必須控制住經濟指標

作為供熱企業而言,如何有效的控制住供熱各項指標,以最好的能效比來完成正常供暖工作,把經濟指標做好,更有利于我們穩定發展。供熱工作的經濟指標主要是三大項:水耗、電耗、熱耗。
1、控制水耗應從基礎管理做起。首先確保耗水表計完善、準確,每個換熱站甚至每套系統失水量要準確上報,了解掌控真實水耗情況。針對每個換熱站具體情況,先易后難,了解管網實際狀況,積極查漏。運行期間以有效降低失水量為目標,針對耗水量大的換熱站,增加人力,采用各種技術手段,有效降低失水量,搶修力量跟上,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損失。

針對部分住戶放水現象,加強正確宣傳引導,首先解決住戶不熱問題,解決住戶正當訴求。對于偷熱偷水用戶,堅決打擊,維護企業利益。檢修期間采用狀態檢修與計劃檢修相結合,偏重狀態檢修的方針,處理老舊管網,不留隱患,不留死角,盡力確保管網在冬供期間的安全性,為運行期降低失水量打下堅實基礎。將冬供期間各站失水量納入月度績效考核指標中,激勵供暖所加大力度降低失水量,形成良性循環。可考慮設立查漏專項獎金,提高職工查漏積極性性。
2、電耗方面從設備升級、運行調節等方面入手。可調研新型節能泵應用實際,逐步替換老舊高耗能循環泵,優化設計方案,重新核算各個換熱站循環泵匹配情況,避免無謂浪費。冬供運行初期與末期因室外溫度相對較高,室內較易達到供暖標準,可考慮間歇供暖方式,在中午室外溫度較高時,夜間住戶休息時,因地制宜,分時段合理停止部分換熱站運行,此種供暖方式可有效降低電耗水平。在平常運行過程中,對于不適合停泵的換熱站,還可嘗試采用降頻運行模式,充分利用變頻器特性降低電耗。

3、熱耗重點研究調控方式。充分發揮廠網聯動優勢,采用間歇供熱、錯峰運行等多種方式,與熱源廠積極溝通、緊密聯系,真正實現廠網聯動,實現熱量的有效利用。增設住戶室溫監測設備,及時掌握各個換熱站實際供暖效果,實時了解居民室內實際溫度。根據天氣預報情況及用戶家的溫度,結合信訪反饋的住戶投訴情況,及時合理的提供依據,指導熱源增減負荷,既能提高調控的精準性,也能有效降低熱耗,避免浪費。

采用間歇式供暖和24小時不間斷供暖相結合的方式,外網調度、供熱站所可根據室外溫度、風力、光照、居民反應等諸多條件合理進行間歇式供暖。積極實行錯峰運行。尤其是在極端天氣下,熱負荷不足或者換熱站設備、管網發生故障等應急情況下,可采取錯峰運行調節方式,原則上保大站、重點站,確保穩定。在供暖期間以上幾種運行方式可穿插進行,相互配合,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靈活運用。

其次,加大熱網水力平衡調節,均衡分配熱網流量、熱量,盡量縮小管網近端、末端差異,避免因水力失衡導致的熱力浪費。
供熱水、電、熱耗三項指標以供熱所為單位進行指標考核。每月績效直接體現,調動大家節能降耗積極性。每年供暖期結束,總評比能耗指標與年底獎金掛鉤。
問題三
供熱工作必須重視服務質量

供熱工作屬于民生工作,我們應該除了解決住戶的實際供暖需求外,更關注住戶對于服務方面的感受。我們在加大生產調節的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對老百姓正當供暖需求的影響。加強調控、節能降耗是要在滿足百姓的正常需求的基礎上而為,決不能以犧牲住戶的正當權益為代價,片面的去追求經濟指標。
因此,提高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勢在必行。這不僅能體現我們國企的擔當作用,也能有效提升百姓對于增強生活質量方面的訴求,增加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供熱服務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思想意識。先從我們供熱職工自己的思想意識入手,加強職工服務意識的培養,讓每一位供熱職工切實認識到企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加強服務水平,讓老百姓認可。我們的工作實質上就是為老百姓送溫暖,暖人心的。
2、服務方式。健全完善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回訪機制。必須做到只要用戶一反映問題,我們在最短時間內就能做出反應,幫助解決問題。其次,回訪制度,每一個投訴的住戶,必須進行回訪,使住戶關心的問題真正圓滿得到解決。也能促使我們維修人員真正彎下腰來,貼心服務,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服務質量。首問負責制、回訪制度是服務方面的基礎,必須嚴格貫徹執行。
3、技術升級、服務內容升級。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用戶信息、投訴問題、頻次、內容用大數據形式展現出來。一是更準確、更快捷的讓我們對用戶反映問題加以處理。二是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預測各個區域的供熱質量,有可能發生的民生投拆,有的放矢對運行數據提前加以調整,更科學的調配管網要求,有效防控群體性上訪事件的發生。
建立綜合服務平臺,借助我們的供熱服務平臺,發揮我們的優勢,可將其它供熱企業的供暖服務、甚至跨行業的服務項目集中到我們的供暖服務平臺中。有效利用資源,整合資源,打造大服務平臺。
4、劃片分區、責任到人。將供熱區域劃片分區,以承包方式劃給每一個維修工人,每人負責各自區域的供熱維修工作,提高職工的工作責任心,更有利于我們做好供熱服務工作。供暖所實行所長負責制,根據轄區維修工作量的大小,適當調配人員,各負責區域的維修工人是自己區域的主體責任人,劃片分區后,可有效做到層層負責,責任到人。
5、激勵機制。劃片分區后,依據各自區域工作量大小,服務質量好壞,分出等級,多勞多得,服務好多得。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避免以往大鍋飯方式,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
6、監督機制。完善調度中心、信訪中心、監察中心職責規范,與供熱所日常工作形成有效監督。調度中心作為中樞大腦,負責調控主管網熱負荷的分配,監控大網運行數據,保證管網安全經濟運行以及調節各所運行狀況,負責監督各供熱所指標完成情況,督促各供熱所有效節能。信訪中心緊盯各供熱所服務情況,及時反饋供暖投拆意見,促進各所服務質量提升。監察中心重點監督停供用戶、商業網點、工商業用汽等關鍵領域,維護企業利益不受損失,監督各供熱所轄區內正常工作。
7、社區聯動。與轄區內各社區組織保持良好溝通。通過社區了解群眾真實需求,并及時加以解決,發揮好社區這個紐帶作用,真正與群眾“心聯心”“暖萬家”。
8、媒體宣傳。充分重視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新媒體在信息傳遞方面的作用,發揮媒體的正向引導作用,及時向公眾發布公司實際生產情況。宣傳我公司企業狀況、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知名度。當發生突發事故時,第一時間向公眾做出說明和承諾,有效管控事態發展,避免負面影響持續擴大,維護企業形象,降低群體性事件發生機率。

供熱系統離不開干凈水的換熱系統,水系統的凈化處理也必不可少!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