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由于滆湖污染負荷主要來自入湖河流,通過在入湖湖口處構建前置庫系統進行污染攔截。前置庫系統采用了新型復合式生態回廊技術、湖口區天然能源驅動提水技術,并結合生態浮床、水生植被修復、生物操縱等技術,通過沉降吸附、微生物降解、動植物吸收等作用,實現對入湖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水域的生態修復。
二、工藝流程
前置庫系統包括調蓄緩沖區、生態攔截區、強化凈化區、深度凈化區和生態穩定區和導流系統。
Ⅰ、調蓄緩沖區:調蓄緩沖區位于系統最前端,通過一條溢流壩與下游生態攔截區隔開,對系統進水水質和流速進行緩沖,還通過曝氣增氧,去除水體有機物和營養鹽。調蓄緩沖區尾部設計溢流壩布水系統,使調蓄緩沖區待凈化水體可以順利且均勻的進入生態攔截區。
Ⅱ、生態攔截區:在污水進入主庫區的最前端,對庫區水下地形以及邊坡進行改造并種植大型挺水植物-蘆葦,建成生物格柵,既對引入處理系統的河水中的顆粒物、泥沙等進行攔截和沉降處理,又去除了水體中的氮、磷以及有機物。
Ⅲ、強化凈化區:主要應用浮游植物強化凈化技術、生態浮床強化凈化技術、人工基質附著生物強化凈化技術等生物-生態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對水體氮、磷和有機物進行強化凈化。
Ⅳ、深度凈化區:利用自然濕地原理進行水體凈化。自然濕地內不添加填料,種植蘆葦作為濕地植物,主要依靠土壤吸附、植物吸收和顆粒物自然沉降對水質進行凈化。濕地水流采取回廊式設計,使流經的水體與土壤和植物充分接觸,增加土壤吸附能力和植物吸收的面積,延長水力停留時間,增強濕地的凈化能力。
Ⅴ、生態穩定區:通過在生態穩定區種植各種類型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沉水植物,并放養浮游植物食性的魚類、蚌、螺,以期構建復雜穩定的生態系統,達到進一步削減水體污染物的目的。
Ⅵ、導流系統:導流系統主要由水體提升裝置、溢流壩、導流壩和出水閘門組成。水力提升裝置將河道內的富營養化水體提升至前置庫凈化系統內,經過溢流壩對水體流態進行調整后進入主體凈化系統。導流壩的作用主要是延長水體在前置庫庫區內的停留時間。通過出水閘門控制系統內的水位高低和水體下泄。
三、技術優勢
1、復合式生態回廊技術
2、天然能源驅動技術
四、適用范圍
湖泊污染物攔截與生態修復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