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行業為我們餐桌上提供了大量的魚類產品,同時也是加速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最近幾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水產養殖不斷發展,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水產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養殖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污染問題日漸凸顯。如何更好的解決水產養殖污染問題,就成為現階段制約水產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水產養殖產生的污染,然后論述了具體的控制策略,現將具體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一、水產養殖存在的污染
1、餌料污染
很多養殖戶在發展水產養殖過程中,不能結合水產動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科學搭配飼料,科學投喂飼料,導致餌料一次性投入過量或投喂過多。投喂過量的餌料不能夠被水產動物很好的消化吸收,在池塘底部大量蓄積,造成水質惡化。有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即便是采取了最好的管理措施,當中仍有30%的餌料沒有被全面利用,殘余在水體當中的餌料通過發酵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造成水體進步惡化,給多種致病原繁殖生長提供條件,從而誘發一系列的病害。
2、藥物污染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為了保持水體清潔,減少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流行,在水產動物整個生長發育階段會使用多種藥物,如消毒劑、殺蟲劑、抗菌劑。目前我國水產養殖領域的病害高達170多種,使用的中西藥高達500多種,藥物使用不合理所造成的水產養殖污染問題日漸凸顯。在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各種藥物的不科學使用,過量使用多種類使用,除了會殺滅水體當中的各種致病原微生物,也會導致水體當中的大量浮游生物、有益生物受到抑制甚至被殺死。大劑量反復的使用殺蟲殺菌類藥物,還會使得某些致病菌突然發生基因突變,耐藥性大大增強,多種藥物的使用效果逐漸下降。養殖戶在水產生產過程中不能做到科學用藥,在進行疾病防治過程中,氯霉素類、呋喃唑酮類等抗生素的違規使用時有發生。各種違禁抗生素和違禁藥物的使用,使得水域當中的致病原和其他微生物的耐藥性大大增強。另外在池塘消毒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大量的氯制劑和含有重金屬的消毒劑,這些消毒劑出現藥物殘留,會對生態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
3、養殖污水
對于水資源供給比較充足的區域,主要采用開放式半開放式養殖,池塘內的污水幾乎未經任何物理、化學、生物處理直接排放。有研究結果表明,養殖區域當中的養殖污水,有機物沉降量比非養殖區域的多出很多,養殖區域的底部碳、氮、磷的含量比周圍水體的沉積物要高出很多。碳、氮、磷含量超標,發酵過程中會消耗水體當中的大量養分,從而導致水體溶氧量不足。而在無氧條件下,多種有機物會發酵產生含硫的化合物和含氮的化合物,這些有毒有害的化合物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
二、水產養殖污染的控制策略
1、科學規劃
水體的生產能力對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科學規劃養殖區域是確保水產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地方的農業部門、畜牧獸醫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應該聯合開展水產養殖規劃研究,在充分調查本地區水體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科學劃分養殖區域。養殖人員在發展水產養殖之前,應該對所在區域的水質生物進行反復性的調查和觀察了,了解轄區范圍內水體的營養化程度,然后根據水域環境特點,規劃網圍面積,確定合理的養殖密度和養殖方式。最后根據分析結果,確定水產產品的養殖數量和養殖種類。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的第一步。
2、科學搭配飼料,合理投喂飼料
飼料的營養價值直接影響到水產動物的消化吸收,生產企業在生產飼料時,一定要結合不同水產動物、不同生長環境、不同養殖方式、不同水體環境等因素,科學生產飼料,保證飼料原料搭配合理,營養價值全面,并且要在飼料科學搭配的基礎上,根據魚類對各各種營養物質的實際需求,進行科學飼喂,以達到增強水產動物身體抵抗能力的目的。養殖人員在購進飼料時,一定要從有生產資質的廠家購買,同時要嚴密查看飼料的生產日期,保質日期,保證飼料新鮮可口,不存在發霉變質的情況。禁止向水產動物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在飼料投喂時應該做到定時、定點、定量,要結合水產動物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采食需求,對飼料進行妥善的處理。尤其是對于幼齡期的水產動物,應該對飼料進行妥善的粉碎處理,保證水產動物能夠采食充足的飼料。另外在飼料制備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控溫度、濕度、時間和水分,注意調控好飼料投喂的速度,避免飼料投喂過于頻繁,導致飼料利用效率低下,池塘底部蓄積大量飼料。
3、推廣應用綠色藥品
在水產動物多種疾病防控以及促進水產動物健康生長或者池塘底部清理過程中,往往會使用大量的藥物,各種化學類藥物消毒類藥物、抗菌、抗蟲類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會進一步造成水體污染。為此就需要我們科學把握水體質量,做到合理用藥。為了進一步降低不合理用藥所造成的危害,應該進一步推廣綠色藥品,例如多種微生物制劑,中成藥制劑。這些綠色藥品更加生態安全,不會對周圍環境和水體環境造成危害。對改善動物生活環境調節水質均具有很好的作用。
4、注意控制水體當中的氨氮含量
在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通過采取多種物理、化學措施,如及時換水開設增氧機,使用改良水質的各種物理方式和化學方式,降低水體當中的暗淡含量。增加水體當中的溶氧度,及時更換污水,能夠及時將水體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分解和清除。在水體當中潑灑適量的沸石粉,不僅能夠吸附水體當中的氨氮,而且還能夠提供水產動物生長所需要的各種微量元素礦物質元素。通過利用納米技術,能夠實現水體病菌的有效消殺,達到凈化水質改善水質的目的。
5、加強養殖人員技術培訓
水產養殖人員專業技能專業水平不高,是導致水產養殖污染問題只存在的主要原因。很多水產養殖人員技術水平有限,養殖技術比較落后,在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暴露出多種環境保護問題,因此就需要不斷加強對水產養殖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引導其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養殖理念,提高法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將綠色安全生態養殖理念充分融入到水產養殖各個環節,在保證水產動物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益的同時,降低不合理養殖行為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 >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