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含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方法——生物吸附法,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所謂生物吸附法就是利用某些生物體來吸附水中的金屬離子,再通過固液分離去除水溶液中金屬離子的方法。利用微藻凈化污水是生物吸附法中具有獨特優勢的一種方法,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自1957年,Oswald提出利用微藻處理污水這項技術,距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國內外大量研究都表明藻類對重金屬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用藻類監測和凈化污水是一種高效率、廉價且容易操作的方式。
1、材料與方法
1.1 培養條件
實驗所用污水取自焦作市污水處理廠,用醋酸纖維濾膜過濾后,經高溫高壓滅菌后用于藻類培養。采用處于對數生長期的新鮮小球藻和斜生柵藻母液接種,同時加入一定量的無機汞標準溶液(0.5μg/L),以不添加汞標液的培養基和不添加藻類的培養基作為對照,放入光照培養箱中培養七天,每天取樣。
1.2 分析方法
取藻液于低速離心機內離心后,用微孔濾膜過濾,得到的濾液即為上清液。向上述離心管內倒入同等體積的含半胱氨酸培養基,經過旋渦震蕩后靜置、離心,再將離心過后的溶液使用濾膜抽濾,濾液中的汞即為細胞表面吸附的汞。最后將濾膜放入離心管內冷凍保存,濾膜上的汞可視為細胞內部吸收的汞。
2、結果與分析
圖1分別描述了以添加汞標的滅菌污水、純滅菌污水、添加汞標的培養基以及純培養基為營養源的兩種微藻的生長曲線。從圖1可以看出:污水組的藻種長勢均優于純培養基中的藻種,后四天這種優勢更為明顯。實驗第七天,污水組兩種藻的細胞密度均增加了40以上,而培養基組的增加值低于10倍初始值,表明生活污水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更適宜藻種的生長。添加于培養基中的無機汞未表現出對小球藻的毒性效應,無機汞對于培養基中的柵藻在第七天略微呈現抑制作用。添加于污水組的無機汞對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長影響不大,在實驗第七天反而表現出了輕微的刺激生長的效果。對斜生柵藻則產生了輕微的抑制作用。
圖2分別描述了以城市污水和培養基為營養源時微藻對汞的去除效果。由圖2可見,在實驗的第一天,培養基和污水中的無機汞含量均出現了大幅度降低的現象,并且隨著時間的演唱,無機汞含量進一步降低。經過七天的培養后,兩組殘留的無機汞量均為初始汞質量的2%-10%,表明兩種藻均可以有效的去除培養基和生活污水中的無機汞。
3、結論
1)與純培養基相比,城市生活污水含有更多營養物質,更適宜藻細胞的生長。
2)在實驗濃度范圍內,外加的汞化合物對于藻細胞未表現出顯著的毒性。
3)小球藻和斜生柵藻在24h內對培養基和污水中的無機汞去除率都在90%以上,利用微藻去除污水中的汞切實可行。( >
如需要產品及技術服務,請撥打服務熱線:13659219533
選擇陜西博泰達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你永遠值得信賴的產品!
了解更多,請點擊hapathon.com